老韭菜生不生小韭菜,谁说了算?|循迹晓讲-焦点精选

2023-05-27 12:13:20 来源:循迹晓讲

循迹·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

主讲:赛艇队长

策划:赛艇队长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责编:马戏团长

全文约27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

◇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三喵先生的南京·明孝陵线下游活动

在古代,人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资源,毕竟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劳动力,多一份税收,多一份兵源,所以自古以来生孩子都是关系到王朝兴衰的大问题。

因此,为了让民众多生孩子,东西方的统治者都不约而同的想尽了办法进行催生。那么他们都采用了哪些办法?催生的效果如何?今天就来聊聊古代的催生。

◇ 管仲画像

先说中国古代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就已经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。比如管仲在齐国出台条例规定,生养4个孩子全家免税,生养5个孩子国家分派一个保姆帮助抚养,并且免费提供口粮直至孩子长大。在这样的催生政策刺激下,齐国人口迅速增长,也为其后来称霸一方打下了基础。

再比如说春秋末期,越国被吴国所破,勾践卧薪尝胆的同时,也制定出刺激生育的福利政策。生男孩,公家奖励两壶酒,一条狗;生下女孩,公家奖励两壶酒,一头猪;而且即将分娩的妇人,公家派送临时仆人守护。

在这些政策下,越国国力得以迅速恢复,大量新生儿长大后加入军队,勾践也靠着这些人消灭了吴国,终成一方霸主。

◇ 秦末人口呈现断崖式下跌,而人口断崖式下跌情况在未来的两千多年里形成了一种可怕的规律

到了汉朝初年,经历了秦末长期以来的战乱与动荡,人口急剧减少,出现了大量荒田,且受战乱影响,多数精壮劳动力战死沙场,百姓还没从秦末乱世中缓过劲儿来。于是,刘邦紧急制定政策,每户人家生育一个孩子,即可免除徭役两年,在这种政策下,西汉初期的民众得以休养生息,到了武帝时期人口才恢复到3000多万。

此后历朝历代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大差不差,无非是生了孩子给相应的补助福利。但话说回来,所谓的福利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,朝廷给的这些福利都是从百姓交的税收中而来。

不过,秦制帝国统治者,在实施这些催生政策时,当然是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,在鼓励生育的同时,也会针对那些不结婚不生育的人,出台相关的惩罚措施。一般来说是直接罚钱,汉惠帝时规定女子年满30不嫁处以正常人5倍税款的处罚。一般家庭迫于赋税负担,一般都会在适当年龄将女儿嫁出去。

除了市面上的单身汉,公然不生孩子的还有僧道与宦官,很多人为了躲税赋主动出家或自宫,官府为此进行大管特管,首先是规定“度牒”制度,和尚必须得用度牒合法出家,否则就是冒牌和尚,还得交税去,另外皇帝在认为和尚太多影响国家经济了,就会发起一轮灭佛运动,强制僧人回家还俗。比如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,究其原因都是缺钱了。所以才会灭佛逼僧人还俗,这样庙里的财产可以归皇上用了,僧人变成农民也可以归皇上使唤了。

◇ 虽然太监在大明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,不过也不是阉了就能进宫上班,吃皇粮。私自去势的男性,迎接他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朝廷的铁拳。

而对于民众自宫当太监的行为,官府也是重拳出击,明朝因为太监权力大,很多人都会主动自宫到宫里某个一官半职,有明一朝宫里最多的时候竟然有10万太监,民间自宫没当上太监的更是不计其数。

这些人会让明朝少生多少下一代?这么阉来阉去用不了几代大明就没人了。为了杜绝这个问题,明朝皇帝特别下令,“私自净身者,全家发烟瘴地面充军,两邻不举报者俱治以罪”。

明宣宗时期,有一位禁卫军士兵叫徐翊,按照成分他们家属于军户,需要世代当兵,徐翊的儿子可能觉得当兵太累了,也可能觉得牺牲我一个幸福子孙万代,就自宫成为宦官,当了宦官就可以摘掉家里的阶级成分了,于是徐翊请求除掉军籍,宣宗批评他虽为人父,但绝人情,令其子自伤其体,使风化败坏。

于是,把徐翊的二级伤残的儿子赶出宫去,充军服役,小徐进宫效忠不成,反而丢了命根,真可谓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

像这种催生现象,在古代西方社会中也有,随着罗马逐渐对外扩张,罗马公民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和奴隶,优渥的生活使得他们提前躺平不考虑生育。

◇ 盖维斯·屋大维·奥古斯都(公元前63年9月23日—公元14年8月19日)

随着公民数量减少,罗马的统治者也开始用强制手段让民众生育,公元前18年,屋大维颁布了《尤里乌斯法案》,法案规定单身男女需要缴纳更多的赋税,如果父母死了儿子已经成年还单身,那么他无权继承父母留下来的遗产,如果孩子在100天内选择结婚,那遗产将会归还与你,不过结婚之后要是不生儿子,遗产又会重新充公。平民在参加官员考试时,孩子也会被算进成绩中,不生孩子的将剥夺当官的资格。

这条法律一出台几乎遭到了元老院的集体反对,当时罗马普遍实行养子继承制,贵族们选择旁系亲属或者是值得信任的部曲收为养子,让他继承自己的地位和财产。如果按照屋大维这么搞,大部分养子都没了继承权,甚至连屋大维本人也得从他的位子上滚下来,因为他结了3次婚只有一个女儿,没儿子财产就会被充公,因此屋大维被迫修改法案,把继承资格改的相对温和些。

然而,不论东西方,官方的鼓励生育政策都没有带来多大影响,东西方社会也没有因为这些政策就迎来人口爆炸。真正让我们的老祖宗选择生育的是社会上的吃绝户行为,如果一户人家如果没有男丁继承家业的话,一旦男主人去世之后,他的家业便会被族中亲戚以及乡村邻舍等以各种名目霸占,而他的妻女轻则被赶出家门,重则被当作货物一般典卖或是被逼自尽。

◇ 在明朝,没有儿子可能被吃绝户,就算有儿子,有的人也有极大概率在活着的时候看见自己的财富充公

明末有则故事讲官员晁思孝官居一品大员,因为没儿子,死后妻子都不敢把消息告诉亲族,以免晁家人过来吃绝户,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晁家人知道后一窝蜂涌到晁思孝家分家产,这件事被当地县令知道后立刻派人来喝退大伙,理由是晁思孝的小妾正在怀孕,几个月后小妾生下一个男丁,这才守住了家业。

这则故事里边官府的态度很有意思,他们提出这种解决方案,就说明吃绝户这种行为是官方默认的。这篇故事来自小说《醒世姻缘传》,是一篇精准贴近社会生活的名著,虽然故事是编的,但当时社会风气是真的。这样一来人人都害怕自己被吃了绝户,自然也就会玩命生男丁。

而罗马社会从头到尾,公民数量始终没迎来显著增长,反而帝国灭亡后民众才增加了生孩子的愿望,因为帝国变得四分五裂,曾经服务于公民的浴场、商店、奴隶、军团都没了,人们只能自己解决食物和安全,这样一来生育率也就上来了。

所以说民众的生育意愿完全是自发选择的,跟政策没关系,如果民众觉得这个环境不适合生孩子,无论开出怎样的筹码,该不生还是不生,毕竟肚子是长在人身上,无论是生或是不生,他们应该还是有最起码的选择权。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推荐内容